
- LGX-FG02型 风光电互补发电实训系统
- LGX-GF01B型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实训台
- LGX-GF02型 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实训系统
- LGX-F01型 风力发电系统实训平台
- LG-GF05型 风光互补发电实验台/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装置
- LG-LB01B型 轮毂旋转变桨机舱跟踪实训装置 (豪华型)
- LG-GF02型 太阳能教学实验台,光伏太阳能实训台
- LG-FX03型 风向跟踪风力发电实训装置
- LG-WP01型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
- LG-WP02型 楼宇新能源光伏发电实训装置
- LG-DYRB1型 地源热泵系统测试仪
- LG-PD02型 连续太阳模拟器
- LG-FD03型 太阳能电池组件/阵列评测系统
- LG-RJ02D型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测评系统
- LG-RJ02C型 太阳集热管热性能测试系统
- LG-PZ型 太阳集热管真空品质测试仪
- LG-FS01型 太阳集热管半球发射比测试仪
- LG-PD01A型 半自动单片测试仪
- LG-PD01A型 太阳电池组件测试仪
- LG-PC02T型 太阳辐射标准观测站
- LG-FX02型 材料光学性能测试仪
- LG-FD02型 风力发电测试系统
- LG-FD01型 太阳能发电测试系统
- LG-RM02型 太阳能热水器性能检测系统
- LG-RM02B型 太阳能集热器测试系统
- LG-RM02A型 太阳热水系统性能测试仪
- LG-PC2T1型 太阳辐射监测系统
- LG-JX01系列 太阳能实验室实训实验设备
- LG-JX02型 人工太阳模拟发射器
- LG-JX03型 全自动太阳跟踪试验台(高精度太阳跟踪系统)
- LG-JX04型 太阳能系统耐撞击试验台
- LG-JX05型 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等级检测仪
- LG-JX06型 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台
- LG-JX07型 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演示测量实验台
- LG-JX08型 太阳能逆变电源教学实验台
- LG-JX09型 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性能测试仪
- LG-TF03型太阳能发电整流逆变实训装置
- LG-TF02型 太阳能发电整流逆变实训装置
- LG-TF01型 太阳能发电整流逆变实训装置
- LG-TG02型 小型模拟太阳升降、太阳跟踪、光伏发电、充电逆变实训装置
LG-XYL01型 燃料电池教学实验台/燃料电池教学实训装置
LG-XYL01型 燃料电池教学实验台/燃料电池教学实训装置,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控制单元是整个实验装置的核心部分,通过控制燃料电池堆的温度、氢气压力、空气风量和尾气排放,实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热管理和水管理。针对不同负载,可研究恒电流、恒电压、恒功率、恒电阻等多种方式下的电堆特性,绘制相应的特性曲线。通过调整和优化控制变量,确定*优操作条件,获得*佳的系统输出性能。针对不同类型电堆,通过比较电堆特性曲线,评价电堆性能。

一、定位及特色:
1、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压、电流、功率、氢气流量、氢气压力、电堆温度、风扇电压、环境温度的检测与显示。
2、实现电堆温度和尾气排放控制。
3、制定燃料电池性能测试规则,建立电堆性能评价模型。
4、设计制作全检测型燃料电池性能分析实验系统平台。
5、电堆功率100W,仪表由系统独立12V 供电,系统耗氢1.5L/min,Labview 显示界面编程。
6、线性负载60W、可选电子负载300W、阻性负载(LED阵列)50W。
二、实验项目:
1、线形负载和灯泡负载电堆性能实验
2、恒值负载电堆性能实验
3、不同温度电堆性能曲线实验
4、不同压力电堆性能曲线实验
5、不同尾气排放量电堆性能曲线实验
6、*佳电堆性能曲线实验
7、不同类型电堆性能评价实验
三、燃料电池测试与管理:
1、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热管理和水管理
针对风冷型燃料电池堆,通过调节风扇电压,改变风扇转速,控制电堆温度;针对水冷型燃料电池堆,通过调节循环水泵电压,改变冷却水流量,控制电堆温度,实现电堆的热管理。设定电磁阀开闭周期和占空比,调节尾气排放量,控制电堆内部湿度,实现电堆水管理。
2、燃料电池堆的特性研究
应用所提供的线形负载(变阻器)和灯泡负载,通过观察显示仪表,初步了解电堆的电流、电压和功率特性。利用所提供的电子负载,进行恒电流、恒电压、恒功率和恒电阻实验,绘制不同负载变化下的V-I 和P-I 曲线,研究电堆的输出特性。燃料电池堆V-I 曲线绘制,空冷型燃料电池堆V-I 曲线。
3、燃料电池堆的性能优化
调节精密减压阀,控制氢气进气压力;调节风扇电压或冷却水流量,控制电堆温度;调节尾气排放量。控制电堆湿度。通过比较不同功率变化下的V-I 曲线,确定*优操作条件,获得相同系列电堆的*佳系统输出性能曲线。
4、燃料电池堆的性能评价
对于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堆,在确定*优操作条件基础上,比较*佳性能输出曲线,划分功率输出段,分析计算极化压降、欧姆压降和浓差压降的形状、斜率和变化幅值,确定各功率段性能曲线的陡降点。检测各曲线陡降点V-I值,利用所建立的电堆性能评价模型,评价电堆各功率段性能。电堆*佳性能曲线比较结果和性能评价模型。